管理

  • 特價
    Out of Stock
    O223.jpg

    卓越品牌管理

    $228.00 $182.40
    品牌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最受注目的營銷課題。 奧美廣告公司創立人大衛.奧格威(David Ogilvy)曾說:「品牌是個錯綜複雜的象徵,是品牌屬性、名稱、包裝、價格、聲譽、廣告等無形的總合,同時也因消費者使用而有的印象。」品牌是企業的一項重要資產,一種遠超生產、商品、有形資產以外的無形資產。所以,對營銷管理人員來說,到底品牌資產具體是什麼樣?品牌資產是怎樣形成的?品牌又如何為企業創造價值?應怎樣評估品牌資產的價值?都是他們必須要知道的問題。 另一方面決定品牌資產的價值的還有:消費者。品牌存在於產品、消費者及環境的互動。可是,消費者對品牌的看法和期望每天都正在改變,所以對企業來說,品牌已不是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動詞。如何閱讀及解構市場.對營銷管理人員來說,顯得更為重要。品牌對消費者和企業有何意義?如何在市場定位?如何成就強勢品牌?如何保持品牌長生不老?如何讓品牌再生?如何打破品牌管理的迷思?如何面對品牌危機?都是他們必須要處理的問題。 為了將品牌管理的概念普及化,並提升營銷管理人員相關的分析能力和決策技巧,冼日明教授及郭慧儀博士通過多年的觀察、研究、個案分析,經歷數年時間,寫成此有關「卓越品牌管理」的著作,透過本書宏觀篇、概念篇、策略及執行篇三個部分,除了在理論層面上融會多年的觀察研究,並在實踐層面上進行多個重點案例分析,當中包括:美心集團、三星電子集團、甘泉航空、王老吉、維他奶、奇華餅家、一田百貨、迪士尼樂園、思捷環球、三鹿奶粉等,有效並詳細地從多方面剖析品牌管理。 「對於營銷管理人員來說,品牌管理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最受注目的營銷課題。今天,品牌已被企業視為一個重要的資產、一項需要企業全方位經營的資源、和一個最重要的競爭工具。」 冼日明 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理學)碩士課程主任 「對消費者而言,品牌是感性的追求、理性的保證;對市務人員而言,品牌是一間企業的座標基石,與消費者的情意相投。」 郭慧儀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助理院長
  • 特價
    Out of Stock
    O219.jpg
    內容簡介: 世界各地的金融市場受金融海嘯衝擊,中國因為強勢領導,金融體系相對而言抗逆性較強,讓外資紛紛把目光北移,轉望神州大地。 但,在中國投資、發展時,你有沒有仔細檢察清楚國內的各種法例條文? 你知道國內的金融條文跟香港的異同嗎? 甚至乎,你知道中國政府為了跟國際商業社會和金融市場接軌,在2006年時頒布了進行大規模修正的《公司法》和《證券法》嗎? 本書作者黃炘強教授在中港兩地會計界有四十多年的實戰經驗,並在香港各專上學院教授中國會計及稅法課程,對兩地的財經金融法制有深入而第一身的體驗。《中國新《公司法》和新《證券法》的啟示》輯錄了黃教授最新作品,分別以會計角度探討中國新頒布的《公司法》,和以投資者的角度審視中國修訂後的《證券法》。在附錄中,本書更輯錄了2006年新頒布的《公司法》和《證券法》的詳細條文,讓讀者可以參閱對照,加深對國內有關商業法例的認識,以增加本書的實用和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黃炘強 黃炘強先生教授中國會計法多年,亦是《信報》專欄作者。香港出生,五十年代畢業於廣州財政學校會計科。後被分派到廣州各大工廠,歷任會計主管三十年。一九八二年在暨南大學進修期間,被兩位教授聯名推薦為會計師。為廣東省會計學會和廣東省企業管理協會創會會員。因財經工作成績顯著,曾榮獲廣東省人民政府立功證書。 返港定居後,歷任公司和銀行會計、企業集團中國財務經理、報刊財經編輯等職。亦為香港會計學會會員、香港財務管理專業學會中國業務諮詢委員會首席理事。著名中國會計專家。先後受聘香港生產力促進局、黃克競工業學院中國會計課程導師。 一九八八年以其中港會計工作經歷,撰寫了散文〈木琴和電子琴的交響樂〉,獲市政局中文文學創作獎冠軍。此外,作者著有:《會計核算起源和發展初步探討》、《經濟師知識手冊》(合著)、《數字人生》、《投資中國稅務指南》、《投資中國會計指南》等書。
  • 特價
    Out of Stock
    O226.jpg

    香港卓越品牌

    $168.00 $134.40
    冼日明教授及郭慧儀博士再次聯手,繼《卓越品牌管理》一書後推出此本《香港卓越品牌》,將多年的觀察、研究以個案分析方式向讀者介紹,詳細分析香港卓越品牌的形成過程與成功要點。本書分為七章,將香港的各個卓越品牌按照不同發展類型歸類,重點包括天際100、鴻福堂、領匯、大快活、國泰航空、新鴻基地產、六福珠寶(Lukfook Jewellery)、稻香(Tao Heung)、海洋公園(Ocean Park)、蘭桂坊(Lane Kwai Foon)、八達通(Octopus)、奇華(Kee Wah)等消費者耳熟能詳的香港品牌。本書必將幫助營銷管理人員提升相關的分析能力和決策技巧。 「對於營銷管理人員來說,品牌管理已成為二十一世紀最受注目的營銷課題。今天,品牌已被企業視為一個重要的資產、一項需要企業全方位經營的資源、和一個最重要的競爭工具。」 冼日明 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理學)碩士課程主任 「對消費者而言,品牌是感性的追求、理性的保證;對市務人員而言,品牌是一間企業的座標基石,與消費者的情意相投。」 郭慧儀 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助理院長
  • 特價 被偷走了的光輝歲月cover _AW

    辣招如何扭曲樓市

    $128.00 $102.40
    內容簡介: 在2009年政府開始推出辣招時,大家都非常擔心,香港會不會邊緣化,這個情況在2012年推出BSD之後尤其明顯,因為BSD是要徵收15%物業價值稅項,大家擔心中央政府放棄香港,其實,這個擔心是多餘,唔通BSD這個帶有歧視國人的辣招唔需要中央政府批准,一定是得到中央政府默許,香港政府才夠膽出招,於是我撰文話大家不用擔心香港被邊緣化,反而要擔心香港人被邊緣化,當時我的意思是香港人不要隨便賣走自住單位,不要以為政府推出辣招之後樓價必定會下跌,因為在賣走之後很難在市區,尤其是在港島區買回,絕大部分業主當時都沒有賣走他們自住單位,但機緣巧合,他們始終被辣招邊緣化,世事並不是難料,而是我們從未見過辣招,根本唔識得應對,非戰之罪。 在過去幾年,有不少擁有住宅單位的業主多買一個新樓單位作投資之用,本來是沒有問題,但當新樓入伙,他們要向銀行貸款的時候才發覺,由於金管局的逆週期措施,新買的單位最多可以借到樓價四成,在失預算之下,他們被迫要出售一個單位,但他們又不能夠出售新樓單位,因為要付樓價20%SSD,他們唯有賣走自住單位,而新樓大多數在新界地區,他們在不知不覺間被SSD邊缘化。 雖然後來有不少買新樓的人不需要問銀行貸款,但依然被辣招邊緣化,在政府推出15%新DSD之後,買第二個住宅單位要付樓價15%印花稅,所以,那些買了新樓而已經有住宅單位的買家,如果唔將現有的自住單位賣走,他便要付新樓價15%印花稅,雖然可以扣除應付的印花稅,但最少都要付10.45%,在權衡輕重之下,絕大多數業主會賣走他們的自住單位,除非他們買的新樓單位在市區,否則,他們將會被邊緣化。 作者簡介︰ 湯文亮博士,紀惠集團行政總裁,資深地產投資者,縱橫樓市30多年,集團在本港持有物業市值總值逾百億元。湯博士2015年2月發表《細價樓爆煲論》,掀起全城討論,一夜間成為大紅人。湯博士亦開拓寫作事業,在財經雜誌《i-money智富雜誌》、《明報》及《蘋果日報》均有專欄。由2011年開始在「Yahoo! 地產」撰寫Blog,點擊率超過2億人次,現在「m.property.hk」、「NOW地產」、「DBC」、「PropNew潮流主場」及「橙」都有撰寫文章。 湯博士在澳門出生及長大,後赴加拿大留學,曾獲第13屆傑出華人獎。他亦於多個平台發表地產分析文章,為市場人士必讀。
  • 特價
    Out of Stock
    O217.jpg

    二零零九香港巔峰

    $128.00 $102.40
    內容簡介: 2007年,港股屢創高峰,恆生指數一度創下歷史新高的31638點,剎那間,街頭巷尾都是「股神」 2008年、2009年,到底是高處未算高,或是物極必反? 華富財經認為:「2009年,香港將步入全盛巔峰」 《2009香港巔峰》由華富財經研究部的專業分析人才所著,他們以專業精神,深入及全面地從美國歷年政治及經濟、香港經濟以至個別股票的表現,對2009年的香港股市進行詳細分析及預測。 作者簡介: 華富財經研究部(Quamnet Research)為香港最大及專業獨立港股分析團隊之一,沿著彼得.林治及巴菲特的投資哲學,以價值投資 (Value Investing) 為宗旨,通過華富財經網站www.quamnet.com,為投資者提供36種行業、超過350家香港上市公司的獨立研究、分析及跑贏大市的投資建議;發掘價值被低估而具潛質的公司及股票,立場中肯、不麻木追捧、不隨波逐流,本著「在過熱股市中覺危機,在恐慌市中尋商機」的投資態度,讓投資者在市場上買賣進退得宜、佔盡先機。 陳志尚(Henry Chan)
  • 特價
    Out of Stock
    O218.jpg
    內容簡介: 企業大師彼得.杜魯克(Peter Drucker)曾說過:「企業只有兩個功能:營銷及創新。」營銷不但是企業人員必須了解的專業知識,更是在釐定企業策略時不可缺少的工具。為普及市場營銷的最新概念,提升香港市務人員的分析能力和決策技巧,香港中文大學EMBA課程和香港電台第一台共同製作了《管理新思維》節目,邀請了多位香港市務專家和精英,通過概念分析和個案分享,加深大家對市場營銷的了解和體會。本書涵蓋:營銷策略、消費者行為、市場研究、服務營銷、消費者權益、公共關係與營銷、社會營銷等。 受訪嘉賓包括:(排名按篇章順序) 1. 嚴啟明先生 香港市務學會主席 2. 陳嘉賢小姐 德國寶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兼行政及市場推廣總監 3. 陳映芳小姐 Nielsen香港區董事總經理 4. 李文賢先生 星巴克(南中國)有限公司執行董事 5. 麥瑞琼小姐 牛奶公司集團特項零售業務董事 6. 唐偉鴻先生 飛騰公關及製作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 7. 陳嘉慧小姐 優質旅遊服務協會行政經理 8. 馮秀炎小姐 新鴻基地產代理有限公司租務總經理 9. 劉小慧小姐 億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銷售及市務總經理 10. 黃以德小姐 雅虎香港電子商貿業務拓展經理 11. 何永釗博士 富亦迅國際物流貨運集團主席兼行政總裁 12. 劉少榮先生 保昌控股有限公司行政主席 13. 李燦榮先生 跨媒介工作者 14. 賴嘉年先生 香港公共關係學會主席 15. 譚彩鳳小姐 香港公共關係專業人員協會會長 16. 陳燕玲小姐 香港公共關係專業人員協會督導委員會副主席 17. 關則輝先生 香港公共關係專業人員協會督導委員會委員 18. 譚錦儀小姐 香港公共關係專業人員協會執行委員會秘書 19. 劉燕卿小姐 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 20. 趙 敏小姐 惠康超級市場市務總監 21. 熊天佑先生 消費者委員會營商手法總主任 22. 李廣林先生 通泰行總經理 23. 左偉國醫生 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主席 編者簡介: 冼日明教授,現任香港中文大學市場學系教授暨市場學(理學)碩士課程主任。1979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工商管理學院,1982年獲美國德州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1993年獲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2005年於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進修和深造。 他曾編著管理與營銷專書十數本,包括《廣告在香港》、《市場營銷啟示錄》、《營銷睿智》、《中國市場營銷》、《企業策略》、《新世紀營銷》、《CEPA:回顧與前膽》、《營銷金律》、《管理金律》、《與CEO對話:智慧之旅
  • 特價
    Out of Stock
    O222.jpg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品牌的年代」! 美國市場學者萊利‧拉爾(Larry Light)曾說過:「未來的營銷將會是品牌的戰爭,擁有市場比擁有工廠更為重要。而唯一擁有市場的途徑就是先擁有具市場優勢的品牌。」對消費者來說,品牌是一個承諾、一種品質的保證。對企業而言,品牌是企業最珍貴的資產、最重要的競爭工具。要建立一個卓越的品牌,企業不但要有優良的品牌管理文化、創新的品牌策略、一致性的品牌傳播方案、有效的品牌保護機制,而不可缺少的則是品牌的良心和責任。 為了將品牌管理的最新概念普及化,並提升香港市務和品牌行政人員相關的分析能力和決策技巧,香港中文大學EMBA課程和香港電台第一台共同製作了《管理新思維》節目,每集邀請多位香港品牌專家和精英,通過概念分析和個案分享,讓香港業界進一步了解和體會品牌管理的策略和理念。本書共輯錄十六集節目的內容,其中包括品牌資產、品牌的深層意義、品牌命名、品牌保護、品牌推廣、品牌危機處理等。期望本書的出版能有助香港企業釐清他們對品牌管理的迷思,建立正確及可行的品牌發展及管理策略,把香港打造成為一個「品牌之都」。
  • 特價
    Out of Stock
    JITcoaching_cover_output

    Coaching已死?

    $120.00 $96.00
    內容簡介: 諾基亞的總裁史提芬·艾洛普(Stephen Elop)說過這麼一句名言:「我們並沒做錯什麼,但不知何故,我們輸了。」我們現行的教練技巧,可能也會遭遇同樣的情境。 這絕非只有聰明人才看到的皇帝新衣, 而是切切實實的心理學理論結合實戰經驗而設計出來的一件新戰衣。這件教練的新衣名為「即時教練Just-In-Time (JIT) Coaching」。 JIT Coaching與傳統教練就好像便裝與西裝的分別,兩者加起來,才算是一個全面的人事管理魔衣櫥。 新世代的員工期望公司能給予他們發聲及參與的空間,討厭政策往往是由上而下,扼殺了他們的見解。若我們建立一個可以讓同事參與的氛圍,必定會受他們歡迎,每天開開心心地上班, 回家仍然埋首苦幹,這不正是我們非常樂見的局面嗎? 作者簡介: 黃仲遠Mills Wong 註冊心理學家(工業及組織) 超過18年人才培訓發展經驗 電台電視節目主持人 專欄作家 曾子良Frankie Tsang 人力資源管理碩士 房地產學系學士 超過18年人才培訓發展經驗 微表情國際認證講師教練
  • 特價 O227.jpg
    投資物業七字訣:「等、忍、快、狠、準、退、守」 李嘉誠:未來是今天選擇的結果 李兆基的值博率遊戲 施永青論樓市與財富 黃建業分析牛熊市策略 陶冬賣樓因三個U 周顯:物業是「終極資產」 八十後買樓致富的故事 「窮忙族」如何變「包租公」? 正當樓價愈升愈熾熱,大眾都想入場分一杯羹之際,為何不少地產評論人都紛紛提出警告?在高位入市再放租,所收到的租金是否真的可以蓋過買樓的成本?現時樓市正潛藏什麼逆轉危機?樓股大地震前會出現預警嗎?《樓市拆局》全面透析大眾對樓市看法的謬誤,並詳細闡釋樓市的危與機,讓讀者在樓市的懸崖前安然而退,保存實力再戰,闖出下一個高峰。 本書共分五大章: 第一章 樓市解碼 第二章 名人博弈 第三章 理性拆局 第四章 房策得失 第五章 管窺天下 作者簡介: 陸振球先生現為《明報》地產版主管,擁有十多年採訪經濟及地產新聞的經驗,同時是「明報置業網」(http://property.mpfinance.com)的專欄主筆,撰寫有關地產和樓市的分析文章,在業界極受好評。陸振球先生著有《樓市明燈》、《樓市創富與大師智慧》及《樓市高手 智富攻略》,並經常主持或被邀請為樓市研討會的主講嘉賓。
  • 特價 O252_cover_output
    內容簡介: 對企業領袖而言,這本書是絕佳的指南! 在現今高科技急速發展的時代,加上全球化的推波助瀾,世界正渴求能為社會大眾福祉謀求公義的企業領袖,投資市場日益關注所投資企業的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水平,促使不少企業領袖意識到企業需負一定的社會責任,但該從何反思,又該如何實踐,往往是個難題。 《商業領袖的核心領導力》適時面世,本書重申道德價值對社會行為的重要性,尤其是商業行為。書中提及對「大眾福祉」的關注,對企業的倫理原則作出反思,把企業領袖所需的能力和正向價值觀整合起來,務求將天主教社會訓導的主要原則運用在商界。 本書同時指出企業領袖如何透過觀察、判斷及行動,在「信仰」中堅持對「公義」的熱忱,在商業利益與道德社會原則之間取得平衡,為面對種種挑戰和重重壓力的企業領導者提供具參考性的意見。 書內特別收錄由著名商業倫理科教授翟博思(Henri-Claude de Bettignies)、歐辛吉斯(Eleanor O'Higgins)及拉茨羅·索而奈(László  Zsolnai)撰寫的文章,深化主題,為讀者帶來更多啟發。
  • 特價 c-O241-a
    內容簡介: 上世紀初與利佛摩及摩根齊名的大投資家威科夫(Richard D. Wyckoff)曾著書寫道,三個人來到華爾街,第一個經常知道買什麼最好(what to buy),第二個則知道為何那隻股票表現最好(why it was the best to buy),第三個則只知道什麼時候入巿最好(only knew when to buy),結果,最賺錢的是第三個。 今時今日,樓巿大時代之聲此起彼落,有人說在香港唯有買樓最好,只會贏,不會輸。不少人都如上述威科夫所說的華爾街第一個人,只會說唯有買樓好,又或是如第二個人只會分析為何買樓好,卻好像從不知何時入巿(when to buy)的重要,忘了在1997年高位盲目買樓曾可能成為負資產,也不知道曾有長時間港股表現比港樓更佳,當然不知道其實只要放開視野,近年美股表現,更是明顯跑贏港樓。縱使是樓巿大時代,入巿也要講timing。 本書收納了超過200幅圖表,讓你更清晰掌握近年本地樓市發的走勢。作者緊貼市況的分析,加上多年經驗之談,有興趣於本地置業之人士不容錯過。
  • 特價
    Out of Stock
    曾淵滄cover_V6
    從生活出發,教你致富小錦囊。 從時事探索,教你經濟小百科。 本書記載曾淵滄博士的138篇生活致富錦囊,從財金時事、各類政策、投資二三事、世界大事,甚至是運動、旅遊、購物等不同角度出發,一分鐘就能讀懂曾博士對經濟及致富的睿智貼士。 精選文章包括:
    • 買樓自住與投資之別
    • 樓市新例最大得益者
    • 滬港通的真正目的
    • 人民幣保本理財產品
    • 金融海嘯後遺症仍未結束
    • 社交網站的驚人威力
    • 網購因何大受歡迎
    • 外勞影響本地工人收入
    作者簡介: 曾淵滄博士 新加坡出生長大,畢業於新加坡南洋大學數學系,其後赴英國深造,獲蘭卡士特大學運籌學碩士學位、曼徹斯特大學管理科學博士學位。 曾博士先後出版了50多本著作和發表了多篇論文和文章,是多家報刊雜誌的專欄作者。他也多次受邀在中國、美國、香港和新加坡電視,電台、報章和研討會發表意見和主講有關經濟與管理方面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