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 作者對唐宋,以至元明清近代的詞均有研究,點評清遠之詞,讓讀者領略當中的韻味。部分內容於曾於中華詩學研究會《中華詩學》連載。
- 內容編排按曲調鋪陳,再附註釋和詞人小傳,加深對讀者的對詞的認識。
文章節錄:
采桑子/醜奴兒 雙調四十四字
宋.呂本中《采桑子》其一
恨君不似江樓月,南北東西。南北東西。只有相隨無別離。 恨君卻似江樓月,暫滿還虧。暫滿還虧。待得團圓是幾時?
評:意新奇,詞曉白,如慕如訴。
虧、時,同屬「支」韻。
南宋.辛棄疾《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評:少年不識愁而強說愁,蓋其不知愁之苦也。滄桑過後,乃知愁之為物,苦不堪言,遂「欲說還休」,顧左右而言「秋」矣。詞人屢圖恢復中原,而屢遭貶謫,終不見用。
作者簡介:
黃卓華
廣東淸遠人。一九五一年生於廣州。一九五六年移居香港。少好文,後習醫,歲學詩詞、音樂。另譯《莎士比亞四大悲劇》,著《A General Theory of the Brain and Memory》,作《F大調江河交響曲/A Symphony of the Rivers in F Majo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