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此書的名字為媒體的無形之手,無形之手,卻生活在有形之中。在媒體氾濫的巨輪下,人們對媒體的依賴,某程度上,增加了媒體的權力。媒體的影響與觀眾是一種互動的關係,你再多依賴媒體,是相對容易被影響。這種影響可以是好或壊,但與此同時,我們必須理解媒體的性質,了解媒體如何幫助我們。
書中有香港、中國內地及國際的案例,很多基於學術期刊對世界各地的例子的解讀。作者將媒體研究領域的知識用簡明的方式說出來,希望有利於後來者的研究。
內容節錄:
柴靜「霧霾」的《穹頂之下》引發的買氧氣熱潮
霧霾是一個可怕的詞語,近日有位年輕人在朋友圈發了一個訊息,她是一位在北京讀書的學生,已在北京住了三年的她,寫下:我們要趕着在北京還沒有發出空氣警告,就要趕緊出去跑跑,呼吸一下氧氣。
柴靜不僅把污染的故事說了出來,她還以自身的角度把她相信是事實的事實寫了出來。有人說柴靜這人絕不簡單,因為她拿到了「第一手」的資訊,把污染的真相帶給了觀眾。她是生於中國山西臨汾,是一位中國女記者,走在新聞前線及做調查新聞而聞名。
她獨特的新聞作風讓她的發言瞬間變成了一個討論的熱潮。她自費做調查新聞,只因她稱她的女兒還沒出生,就得了一個腫瘤,幸好是良性的,所以存活下來,但就是這個原因,她終於下定決心,一定要調查這件事。
名人代言(celebrity endorsement),名人代言是「無價」的,他們的每一字一句,表面上是不需要無價的,但他們隱含的東西卻是「天價」。她一句「顆粒物被列為人類一級致癌物」,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只因大家都相信她的「專業」。她自身是記者以及她女兒的遭遇。但我們有否想過如不是由柴靜來講這個新聞故事的,效果可以是完全不同,如是一位平民百姓說這事,會同樣得到這樣的迴響嗎?那什麼是celebrity endorsement呢?學者B. Z. Erdogan在他們的研究指出即是使用名人作為市場推廣及溝通的技巧而支持;另外,學者D. H. Silvera以及B.Austad亦提出什麼因素能讓廣告的效益增加,當中包括:一、受眾對代言人的觀感跟他們對產品的感覺是有直接的關係;二、代言人是要表現得真的喜歡產品才令觀眾相信產品或該服務。
根據以上學者所提供的定義,名人代言旨在為產品「加分」,希望受眾更相信產品,增加客源。但,近來筆者在網絡上看到另一例子,金星是一位著名的中國舞蹈家,她為一個舞蹈比賽當評判,有一位參賽者是經驗豐富的舞者,她出色精湛的舞藝讓人為之驚嘆,普通的觀眾看不出一點瑕疵,而眾多評判亦對舞者的表現表示欣賞。這時的金星並沒有一面倒的稱讚舞者的表演,要求舞者在其中一個節拍位再起跳,果然,細心留意下,舞者在掌握節拍是有錯漏,確有進步的空間。在這個例子中,所有的評判都是舞者,但唯獨金星可以說是達到專業的水平,其他人在為舞者的表現評核是只能給予「很虛」的評語。
現在的廣告商的「名人代言」策略大多以明星的知名度為重心,而最「危險」的是「代的言」是真的只為代言而代言,但卻沒有為自己的「言」負上責任,變相成了「順口開河」。
作者簡介:
陳頴琳
陳頴琳在香港浸會大學傳理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並於香港中文大學取得文化研究碩士的學位,曾於香港多間中英文新聞機構及網上平台擔任記者、編輯及網上節目主持人,曾於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UIC)任教,現為香港珠海學院新聞及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她的主要研究興趣集中於網上及傳統媒體創意。近年著作包括:《別讓將來的你說原本我可以》以及《界線與戒線:傳媒工作者眼中的新聞創意》,其中《別讓將來的你說原本我可以》更獲金閱獎提名。
張時健
張時健現職為台灣國立中正大學助理教授。曾於台灣交通大學兼任助理教授,並積極參與台灣媒體改革運動,在相關NGO如媒體改造學社、媒體觀察教育基金會任職,協助台灣公共廣電集團工會、台灣記者協會等媒體工作者組織發起活動。張時健於台灣政治大學財務管理系取得學士學位後,陸續於該校傳播學院取得碩士學位及博士學位,研究及教學領域主要為傳媒及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傳播、傳播政治經濟學及批判理論。近年研究主題為香港及華語電影業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