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特價
    Out of Stock
    C173.jpg
    內容簡介: 端詳他發表言論的日期,對照當時的背景,就會明白他的新進。我們可以看到,從1980年代末到2011年之間,新加坡的環境和文化,如何讓一個有政治謀略和眼光的思想者,找到落實的平台;而他的概念形成政策時,如何改變人們今天在新加坡的生活素質。 這本佳作,廣泛收錄了當代最優秀的社會思想家和政治活動家楊榮文的文章和演講。書中所涉主題雖包羅萬象,但始終立足於一份關切,於是喚起發人深省又震撼人心的思考。這份普遍的關切,關乎亞洲角色在全球互動交往中的巨大潛能。 ——阿馬蒂亞‧森 哈佛大學湯瑪斯‧W‧拉蒙特校級教授 以及經濟學與哲學教授、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本書匯總了楊榮文評論政治走向與價值取向之最佳著述。但以我之見,它們尤其彰顯了楊榮文為新加坡人民創造現代生活並孕育現代思想的突出貢獻。 ——王賡武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主席 楊榮文不僅是新加坡的領袖,更是真正貫通東西的橋樑。而這橋樑作用不僅是傳統外交意義上的國家關係。楊榮文還是傳遞文明的使者、解讀文化的譯者。 —— 尼古拉斯•伯格魯恩 伯格魯恩研究院(Berggruen Institute)主席 楊榮文簡介: 從1988年9月至2011年5月,楊榮文從政23年,先後擔任過新聞及藝術部、衛生部、貿工部與外交部長。 2012年1月1日,楊榮文加入嘉里集團擔任副主席。自2012年8月起,他同時擔任香港嘉里京泰物流有限公司主席。他還擔任那爛陀(Nalanda)大學國際顧問委員會主席,世界經濟論壇理事會理事,哈佛商學院亞太顧問委員會委員。他受教宗委任擔任天主教經濟委員會委員。2012年11月2日起,友邦集團委任楊榮文為獨立非執行董事。他同時是香港經濟發展委員會委員,孫中山南洋紀念館顧問,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訪問學者。
  • 特價 K179.jpg

    送給情人的禮物

    $78.00 $62.40
    "Lov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it could be sweet, it could be bitter,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愛情,就好像朱古力一樣,甜苦甘膩,未到自己品嚐那一刻,也無法嚐透箇中滋味。而每段情,是入口即融,閃過即逝,抑或齒頰留香,讓人回味無窮,都沒有方程式,沒到終點,沒有定論。也正因如此,愛情才讓人如斯迷醉,如斯迷惘。 當人站在愛情的十字路口上,感到不知所措,若有所失的時候,總希望找人傾訴,甚或指點迷津,而心如明鏡的余迪偉,就最適合擔此重任,皆因他有男人的冷靜頭腦,同時有女人的細膩心思,總能點出每個人的問題所在,看透每段情的曲折。 於是,迪偉把收集得來的讀者來信與及自己的親筆回覆,整理結集,成為一盒雜味紛陳的朱古力《送給情人的禮物》,裏面有讓人沉醉不已的甜蜜,有讓人清醒過來的當頭棒喝。每一封來信,每一段愛情,你會找到自己。迪偉的每一段回覆,每一個道理,你會看見未來。 迪偉還親自編撰了很多愛情金句,隨著《送給情人的禮物》來送給你,讓你邊翻閱此書,邊像翻閱情人的禮物,多了解對方的情,多了解自己的意,一起灌溉你倆的愛情。 It takes a moment to fall in love; it may also take a lifetime to weep. 作者簡介 余迪偉,生於太平盛世。 座右銘: 可以玩的情況下絕不怠慢 可以放入口的東西都吃 可以製造噪音的環境下都發聲 可以娛賓的場合絕不欺場 可以有機會試新玩意時例不錯過 可以繼續前行的時候絕不駐足 可以睡的覺都珍惜 可以做的時候都去愛 可以笑的話不會哭 叱咤903《1872遊花園》、nowTV《18/22》、有線電視《美食法庭》及SmarTone娛樂台目主持。多媒體表演創作人。 生活多爪多棲,冇規冇矩,但有態度。 著作有《筆舉直插》、《筆舉再插》、《筆舉亂插》及《給情人的禮物》。 "
  • 特價 WS32.jpg

    走光再走光

    $58.00 $46.40
    內容簡介: 卓韻芝第五本散文作品── 走光。現出真面目。 你就是能夠從事物中某些細微部份,看見其真實一面。 某某從一個只維持半秒的表情,洩漏出他心中所想。 另一個人從私家車上放置的飾物,曝露他的真實性情。 一件外套從一粒鈕扣,顯露出它的真正價值。 一間機構從企劃的執行方式,泄漏出他是真心真意,抑或門面功夫。 世上太多假動作、假禮貌、假環保、假眼淚、假友誼、假有型、假真心。 只要細意觀察,不難發現身邊許多人、事、物,不停在走光。 你也要提妨走光哦。 因為我看穿你了。 作者簡介: 卓韻芝 納稅分子,曾於電台發聲,副業文字創作與錄像拍攝。 前於叱咤903主持《五天精華遊》及音樂節目《Alabama》。 曾導演電影《戀愛起義》、短片《Homo Sapiens》、《Lost & Found》。 電影編劇作品包括: 《初戀嗱喳麵》(影評人協會最佳編劇/2001)、 《20‧30‧40》(柏林金熊獎最佳電影提名/2004)、 《出埃及記》(2007)等等。 報章專欄見於《蘋果日報》及《新假期》。現居香港。
  • 特價 WS49.jpg

    推推推推推推推

    $58.00 $46.40
    內容簡介: 卓韻芝第六本散文作品── 《推推推推推推推》 最高收視率的電視劇是什麼? 平均每集有一位角色哭得呼天搶地,有一位角色跌落樓梯, 有一位角色掌摑他人。 大家吃進口中的是什麼? 三文魚和海膽的顏色鮮豔得像 Andy Warhol 的作品, 燒賣上有一塊鮑魚,甜品是咖啡味豆腐花芝麻糊。 最高銷量的雜誌是什麼? 封面是一則最羞恥的故事,配以最醜惡的相片,最惡毒的標題。 不把一切推推推推推推推到最盡,誓不罷休。 已經沒有正常人了。 作者簡介: 卓韻芝 納稅分子,曾於電台發聲,副業文字創作與錄像拍攝。 前於叱咤903主持《五天精華遊》及音樂節目《Alabama》。 曾導演電影《戀愛起義》、短片《Homo Sapiens》、《Lost & Found》。 電影編劇作品包括: 《初戀嗱喳麵》(影評人協會最佳編劇/2001)、 《20‧30‧40》(柏林金熊獎最佳電影提名/2004)、 《出埃及記》(2007)等等。 報章專欄見於《蘋果日報》及《新假期》。現居香港。 卓韻芝作品 《生活全套》 《生活好好過》 《難得面紅》 《還可愛》 《男上女下》(與林海峰合著) 《孔子的敵人》(明窗出版社出版) 《是有點狡猾》(明窗出版社出版) 《蘋果的中文是什麼》(明窗出版社出版) 《低胸裙戰爭》(明窗出版社出版) 《走光再走光》(明窗出版社出版)
  • 特價 WS69.jpg

    活得像戀人

    $78.00 $62.40
    繼《愛是永恆(當所愛是你 ?!?)》及《誰有下次誰沒有下次》後,卓韻芝在最新愛情散文著作,教大家,如何《活得像戀人》: 理智 沈佳宜與柯景騰當然活得比你浪漫,因為他們只存在於銀幕裏九十分鐘,而你得存在於世上九十年。你看着銀幕,也得面對電影院外的複雜世界。你跟沈佳宜的分別是:沈佳宜只是你其中一部分,你時而沈佳宜,時而理智。 體諒 拍拖是什麼?廣東話中的「拍拖」意即談戀愛。過去在珠江,木船無力航行,就掛職在汽船上,由汽船拖着走。到了淺灘,汽船無法駛入,就由木船靠岸,將人和貨物載出來搬上岸。一路上互相幫忙,終於並排駛入碼頭。因得「拍拖」。所以呢,拍拖是同心協力解決困難,而非據理力爭打沉對方。 自毀 就像躺在路軌上,想要在火車來臨之際,試驗最遲的躲避時間。 一種瘋性推動着你,追求在粉身碎骨前的一剎,一個最後的譏笑。 在我眼裏,所有歇斯底里的測試,所有自毀與復仇的舉動,是一種求救的體現。 你是一位受傷的人,你值得躺在病牀上接受照顧,而不是在火車軌上。 時間 愛情就像一個盒子,當你得到它,打開盒子的時候,竟發現隨「愛情」免費附送的,是「時間」。當你在愛河中,你忘了時間,由它留在盒子裏;到愛情離開,方發現時間可以為你治癒一切。相信愛情的魔力,也相信時間的魔力——一盒兩件,時間隨愛情附送,這是上帝的精心設計。 作者簡介: 卓韻芝,電台節目主持人、導演、編劇、企劃監製、作家、stand up comedian。 既然只能活一次,不如多做怪事。
  • 特價
    Out of Stock
    hate.love_artwork_CS5ol

    厭倦愛情

    $88.00 $70.40
    新世代才子王貽興的最新愛情散文系列——《厭倦愛情》。 怎麼了,你累了,說好的,幸福呢? 《原來戀愛》明明已經寫到第十二冊,明明已經寫得太多,然而,人們在愛情中,仍然撞板不斷,仍然頻頻跌倒。到底,愛情教會了我們什麼?我們又從戀愛中學會了什麼? 也許因為身邊那一個教她們太太太太失望,又或者一再重複的宿命與循環,讓她們再也提不起勁,也可能是因為等得太久,讓希望都乾涸成了絕望,不管再努力再樂觀再積極,結果仍然未如人意,幸福永遠跟自己擦肩而過,幸運永遠是身邊那個比不上自己的人,所以,她們都失去耐性了,對愛情厭倦了,甚至誓言不再相信愛情,今後不會再跟誰開始了。 「我想……從今以後,我應該不會再跟誰一起了。」她們如是說。 我只是靜靜點頭,卻沒有回話。 她們問我,為什麼不說話。然後沒有理會我再有沒有說話,又自顧自的抱怨起來,把苦水換一個瓶子,一再傾倒。 我沒有說出來的一個簡單道理其實不過是:真正的厭倦,才不會這麼多話。 仍會抱怨,仍然不忿,那只是暫時累了。像小孩子賭氣說我以後也不會跟誰一起玩了,我這輩子也不想再見到你了,統共是願望無法滿足的孩子氣蹩扭,信誓旦旦,咬牙切齒過後,只要有足夠時間,傷口癒合,休養生息,你又會按捺不住那一顆心,驚覺原來自己根本六根未淨,所謂看透與出世,跟自己仍然遙遠…… 厭倦有時,渴求有時,此刻的你有多厭倦愛情,拐一個彎,下一剎的你就有多為愛情hunger…… 好好記住,走到這一步,唯一不會背棄傷害你的,就只有你自己。 你可以厭棄愛情,但不可以厭棄自己;你可以否定愛情,不相信愛情,但不該也不可,因為愛情而否定自己,不再相信你自己。
    試閱
    作者簡介: 王貽興,「中文文學雙年獎」最年輕得主。還是喜歡當作家多於藝人。相信愛情,但不相信婚姻。念舊。努力學習專一。任性。天真。沒有別人所想那麼好,但又沒有自己所想那麼壞。仍然期待perfect match的出現。
  • 特價
    Out of Stock
    BA122_cover

    家庭醫生101

    $108.00 $86.40
    《家庭醫生101》是香港家庭醫學學院編著的第五本中文圖書,收錄了學院的家庭醫生近年在報章發表的文章。本書以輕鬆手法,把家庭醫生的日常所見所聞、行醫心得、不同個案、香港與世界的醫療資訊,以及醫生對社會的關心,化成深入淺出的文字。希望幫助大家在愈見紛亂的社會,與家庭醫生無畏同行,身心家社更致全康。 本書一方面推廣家庭醫學在香港醫療中,作為基層醫療的實際用途,也用淺顯易明的文字,向市民分享醫學常識與健康知識。更從多方面與你分享與香港健康有關的大小事,下至少年的情緒健康,上至長者的醫療護理,也包括器官捐贈的推廣、預設醫療指示的重要等等不同範疇的事例和知識,包羅萬有,讀者除了能有所共鳴,亦能從家庭醫生的經驗寶庫中有所得益。 序文選錄: 我很高興香港家庭醫學學院出版家庭醫學手冊第五冊《家庭醫生101》。這本散文集涉獵範圍甚廣,闡述家庭醫生多元的角色。我希望讀者能早日選擇一個家庭醫生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 高永文醫生 本書,透過101個由不同家庭醫學醫生以深入淺出的筆觸,撰寫精彩而親切的故事,令大眾對家庭醫生的工作更認識,同時亦提高公眾對不同疾病的了解,不容錯過。 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院長 梁卓偉教授 我誠意推薦這本書給有心在人生學堂持續進修的您,讓我們一起朝身心社靈「全人健康」的目標進發。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 陳家亮教授 全書分成五大部分── 第一章 身心家庭事 第二章 醫者心懷裏 第三章 診室互動時 第四章 社區所思慮 第五章 寰宇世界中
    試閱
    作者簡介: 香港家庭醫學學院 (The Hong Kong College of Family Physicians) 於一九七七年成立,為香港醫學專科學院始創學院之一。本院多年來一直致力提倡、推廣以家庭醫學為本的社區醫療服務,統籌家庭醫生的專科培訓及專業評核試,舉辦多元化的在職醫生持續進修,組織及參與地區及國際性的家庭醫學會議,以及推動協助家庭醫生進行各類型的醫學研究。 學院更積極參與公眾教育活動,自二零零五年開始每週於報章撰寫文章,將優質醫療資訊及家庭醫學理念介紹給讀者。本書是學院編著的第五本中文書,希望各位讀閱後能有所得益,改善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 特價 列印
    「小畫家」畫出病房膠事: 作者膠膠用最簡單的畫畫軟件 畫出了圍繞住她工作的各種趣事 當中有令人笑到噴飯的病房笑話 也有令人心酸的病人故事 更有最鮮為人知的醫院禁忌和靈異事件…… 作者簡介: 膠膠 一個80後的女生 ,中七那年在誤打誤撞的情況下選了讀護士課程結果讀了4年大學後便真的做了護士身邊的朋友都不敢相信,這個平時那麼白痴那麼膠的人,這個平時連自己也不會照顧好的人,現在竟然去照顧別人了其實,連自己也不敢相信……
  • 特價
    Out of Stock
    c-MM312-a
    內容簡介: 航空青年團從來也不談個人主義,要完完整整的將這份回憶記錄下來,當然不少得與兄弟姊妹合力完成這件事。結果,筆者便找來一班在航青的旅程中相遇過的同伴,合力將各自的經歷寫出來,併湊一起,希望成為一本這個年代的「航青士官手記」。 加入航青十年,參加過大大小小不同類型活動,經歷過不少夾雜汗水、淚水的日子,相遇過無數的兄弟姊妹,而這些開心、不開心的片段對我們而言都是非常珍貴。我們希望能將這些難得的經歷,用紙和筆記錄下來,將我們的喜與悲透過這本書分享與航青的同伴,將一個又一個經驗承傳予下一代,讓學員們能像我們一樣在航青的十年學員生涯也活得多姿多采。 或許有人認為,投放這麼多的心機時間在一個制服團體,是一個很愚昧的選擇。但,筆者倆從沒有後悔,因為我們相信航青的經歷在其他地方絕對得不到。希望透過這四十篇文章見證我們在香港航空青年團十年的時光。 作者簡介: 香港航空青年團於1971年成立,一直向合符要求的年輕人提供一個全面及互動的平台探索精彩的航空世界,同時提供多元化非正規教育活動及領袖培訓課程。致力於鍛煉團員的體格、意志以及獨立思考、解決問題能力。務求令他們在德、智、體、群、美、野外技能和生存以及飛行有關的理論、知識、體驗等各方面都能取得均衡發展。本團也透過參與國際航空交流活動每年向成員國派出學員交流,拓闊他們的國際視野和世界觀。
  • 特價
    Out of Stock
    c-C207-a

    又係你呀文生

    $68.00 $54.40
    內容簡介: 蘋果日報、香港01相繼報道 藝人阿Bob,網絡紅人火雞姐、Mean娜推薦 長名黑人Ovuvuevuevue enyetuenwuevue ugbemugbem osas本尊隔空力撐 25小時上網秒回廢青 × 名字最長黑人頭像 × 地盤新手職安真漢子 90後Leo Man(文汝豪),本身任職建築工人,辭了職兩個星期,加上新年期間回鄉探親,百無聊賴,所以有時間日以繼夜,再夜以繼日在Facebook留言。瘋狂「秒回」引起網民注意,更因此設立Facebook專頁,以紅遍全球網絡的長名黑人Ovuvuevuevue enyetuenwuevue ugbemugbem osas作為頭像,獲得過萬讚好! 本書是黑人文生的生活日誌,從地盤工作、網上留言、到感情生活,黑人文生一一細說跟大家一樣平凡,令你共鳴的生活小事。 網上世界轉得快, 秒回留言眨眼就拜拜, 你見過文生,文生覆過你, 然後仲有沒有然後? 這本書,不是文生秒回大合集, 從地盤工人到全職廢青的日常, 文生用了好多秒,好多字,一一記錄。 連黑人本尊都跳出網絡世界,現身隔空力撐, 你又有沒有興趣,看看文生的真實人生? (推薦序節錄) 希望大家也能從黑人文生的文字,感受到正能量,Keep住團火,繼續加油! ──林盛斌 Bob 隨時間過去而認識更深,發現原來文生的專頁並不只是「得啖笑」,其實也有認真的一面。 ──火雞姐 丁可欣 在這世代,真誠的人已不多,文生偶爾感性,偶爾傻氣,偶爾憤世,偶爾正經,但每一面都是真實的自己。 ──Mean娜 內容節錄: 地盤佬彈鋼琴 網上流傳一段地盤工人在商場彈琴的短片,引起不少迴響,亦道出地盤工人亦有不少卧虎藏龍之士等等。 其實懂得彈奏鋼琴並不獨特,與文化修養無關,當然彈琴亦可以成為職業,但對我來說是一個興趣喜好。其實很多地盤師傅都臥虎藏龍,不是從外表就可以看出一個人的能力。有時朋友會問我,既然我喜歡鋼琴,為何不繼續學琴,考取教琴的資格呢?為什麼要做地盤工作呢? 對我來說,工作是為了賺取生活費。我喜歡彈鋼琴,但並非熟練,只是在工餘時彈琴能讓我減壓。如我真的以教琴為職業,我想我需要放下現時的工作,投放更多時間訓練自己,才可以成為一位教琴老師。 除了鋼琴外,我亦認識一些地盤師傅懂得彈結他。雖然很多人覺得地盤佬從事勞動工作,沒有文化,但其實我們本身都有自己的興趣,甚至可能與我們的工作性質截然不同。我們毋需用工種標籤一個人的文化修養,職業無分貴賤,地盤佬在工作時的確很污糟,但收工時一樣都愛乾淨清潔,單憑外表去判斷一個人的背景,並不恰當。 很多剛認識我的人,從我外表都未能猜到我的職業是地盤佬,一個喜歡彈鋼琴的地盤佬。因為我頗注重打扮,工作時及工作後的我分別很大。如果要以工作衣著、職業及嗜好去批評一個人,我會覺得很可笑。社會上總有些人覺得著西裝返工就是斯文,著地盤服就是粗魯,而地盤佬更會被標籤為飲酒食煙,有不良嗜好的一群人。 從這段地盤佬彈琴的片段中,大家應該感受到其鐵漢柔情的一面,音樂彈奏出的,也許是一個令人感到唏噓的故事。一對因為工作而沾滿灰塵,變得厚實粗糙的雙手,演奏出一段觸動人心的樂曲,讓我感受到他為了生活養家,而放下自己興趣的感人情節。 地盤工人會為種種原因,去努力工作賺取生活費,在粗魯的外表下,亦有柔情的一面。黑人文生,亦是為了生活,放下自己的喜好,所以更是感觸。 作者簡介: 黑人文生 相信大家都是從網上認識我,因為我是一個一日用25小時上網,愛吃粟米的廢青,但其實我也是一個職安真漢子。我最大的興趣,當然就是秒回網民的留言。
  • 特價
    Out of Stock
    MM407_cover_full_output
    內容簡介: 這本集子收錄了香港四十多位中小學生的一百二十多篇習作。這些習作是可資借鑒的作文範文,是孩子們用心血澆灌的花朵,是他們前行的足跡和奮鬥的剪影,也是他們人生旅程中值得珍藏的永久紀念。 寫作是用心靈創造精神產品,頗費心血。但如果寫出能打動自己和讀者的佳作,那種巨大的快樂和成就感也是無與倫比的。希望這本集子的出版,能增強孩子們對寫作的興趣、信心和成就感,並幫助更多中小學生提高寫作水平。
  • 特價
    Out of Stock
    MM414_cover_s

    人性與人生

    $78.00 $62.40
    內容簡介: 人性善與惡及人生的意義的問題——古今中外都有不少人談及,但都沒有共識。筆者在香港及澳洲行醫數十載,認識到世界上各地的人,包括亞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和非洲等地。綜合各地人民的思維及翻閱了各種關於人性與人生的書籍,了解到人類最基本的欲望是自身及後代的生存。這種與生俱來的基本欲望就引起了社會上各種問題如貧富差距、戰爭、難民等等。 筆者希望藉這本小書令人們清楚了解社會上各種問題及解決方法,使社會能成為安居樂業、永享太平的地方。 作者簡介: 張世平 中學就讀於香港聖若瑟書院。 1970年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後任職香港瑪麗醫院及九龍伊利沙伯醫院。 1975年獲香港政府獎學金往英國深造,考獲英國皇家內科醫學院院士及英國皇家醫學院兒科文憑。 1976年回港任職九龍伊利沙伯醫院兒科部。 1978年在港私人執業。 1994年移民澳洲考獲澳洲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其後多年擔任澳洲皇家全科醫學院院士試考官之一。 著有《佛教與醫學——一位西醫的體驗》及《從醫到佛——現代修佛一本通》兩書,曾多年應南澳華聯會的邀請向一些華人長者講解各種醫學常識。